本书以老子的《道德经》为基础,以中国传统道家哲学、古代中医理论为指导,通俗、详细地讲解了我国古代先贤在身心修养、健康长寿等方面的各种理论与方法,并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中国太极拳与古代食疗的知识,有助于当下人们学习、借鉴古人养生智慧,实现健康长寿。
本书主要内容是元明时丹道修炼的代表性人物张三丰的丹道修习及太极、内家拳的集成。在我国历史上张三丰是一个颇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其修道有成但大多散落民间,清时李西月翻检大量文献,搜罗历史遗著,重编《张三丰全集》,十分注重对史料的甄别考证,并对一些作品进行了旁征博引、评跋批注,是一个较为完善的版本。由于资料收集查找的困难,当下坊间有关张三丰流传多有讹误。本书点校者本着忠实于原著的原则,在内容结构、编排次序不作调整、不作删节,以体现原编者的风格和思想,保持古文献原有的文字风格。本书的出版为当代各界人士研习与研究健康的传统文化提供了珍贵的文献典籍,有相当的学术及使用价值。
本书是国内第一本专题介绍藏密唐卡艺术中的天龙八部的作品。天龙八部是佛教中较为常见的八部护法。他们虽然贵为佛教的护法,却具有鲜明独特的性格,也有着自己的欢喜悲苦之情。随着金庸小说《天龙八部》的流行,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天龙八部”这个词,但对这个词语的真正含义却知知甚少。本书精选100多幅绘制精美、绚丽独特的唐卡,以其超凡的视觉感受和令人震撼的冲力,再配以简洁、生动的文字,为您详细的解说天龙八部各族群的特,让您了解天龙八部的真实面目。
本书通过探析达斡尔族萨满教具体形态和内容,来把握历史上萨满教发展的基本脉络。通过萨满与社会群体关系的展示与分析,剖析萨满教与达斡尔族传统社会结构的内在关联,还原与重构萨满教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及其发挥的积极作用,进而针对现代化进程中,人口较少民族在文化变迁、文化冲突中出现的问题,探寻民族地区各种社会问题的症结所在。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的第二十一册。收录星云大师1993年1月1日至2月28日期间的日记,分为“慈悲是宝藏”、”平常心”、“恭喜发财”、“忏悔的力量”四部分。日记详细记载了星云大师每日的弘法行程、心得、计划,熔佛法、哲学、文学、慈心悲愿于一炉,实为一代高僧之心灵剖白与济世旅程,为现代佛教历史的进展保存或提供了至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亦为吾人陶冶心性之良方、修养精神之津梁,从中可获得许多做人做事的启示与新知。
即使是最苛刻的鉴赏家,也不能否认唐卡的绚丽。唐卡即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卷轴画,它既是藏族绘画艺术,也是藏传佛教的宗教艺术,不仅反映了藏民族的文化、历史、科技、神话传说以及雪域美丽的自然风光,还隐含着佛陀教法的密喻,堪称解读藏地之美、藏密之秘的“藏地密码”。
《楞严经》是我国禅宗、净土宗依奉的一部重要经典。自唐以来,仅是它的注疏就有一百多种,至于寺院内外的诵持讲习则更为普遍,有名的“楞严法会”就是据此建立的。《楞严经》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十卷,由唐代般剌密帝译出。经中主要论述了“根尘同源,缚脱无二”的理论,以及“二十五圆通法门”。明末高僧智旭评价说:“此宗教司南,性相总要,一代法门之精髓,成佛作祖之正印也。”《阅藏知津》卷(十一)本书为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撰著的《楞严经》全本的大义今释,内容包括:原文、注释、今译和串讲(用括号的方式标出)。译文力求信雅达,推陈出新,化古为今,是一部质量较高的《楞严经》白话读本。兹经版权方台湾老古文化事业公司授权,复旦大学出版社将老古公司二〇一二年三月第二版校订出版,以供研究。
《金刚经》是初期大乘佛教的代表性经典之一,也是般若类佛经的纲要书。它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经名中的“蜜”,一作“密”),一卷,由姚秦鸠摩罗什于弘始六年(四〇四)译出。问世之后,即在社会上广泛流传,纂要、注解、夹颂、宣演、义记、采微、集解、科释、宗通、决疑、大意、直说等各种注疏达一百多种。经中主要论述了“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一切现象(物理的和心理的)“性空幻有”的理论。本书为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有关《金刚经》的讲记。作者依据梁代昭明太子的分法,将《金刚经》分为三十二品(相当于章),然后逐品做了讲解。每一品均以一首偈颂做总结,以阐发自己的研究心得。《金刚经》中的疑难之处,于中剖析得淋尽致。兹经版权方台湾老古文化事业公司授权,复旦大学出版社将老古公司二〇一二年七月第二版校订出版,以供研究。
集中收录了梁启超各类佛学文章,这些论文基本上是梁先生在接受了新的研究方法后的学术成果,它又反映了从传统佛学向现代佛学研究转向的特点。陈士强先生的《导读》对《佛学研究十八篇》作了详尽的分析研究。
本书由中国文化与中国宗教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着重探求中国文化精神,以彰显中华民族精神,提高国民素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文中论述了中华文化三大传统,并认为人生价值观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人文精神即是中国国学之魂,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后一部分论述了宗教与社会、科学、文化的关系,探讨中国传统的宗教观,尤其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本质观、价值观、历史观和适应观,强调遵循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指导,是做好中国宗教工作的关键。文中还认为宗教属于文化范畴,提倡走文化宗教之路,大力发挥宗教在当代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如同基督教有《圣经》、伊斯兰教有《古兰经》一样,《大藏经》是佛教理论的基本依据,也是佛教发展的经典依据。佛教素有“佛、法、僧”三宝的说法。而作为将佛教经典汇编而成的全集,《大藏经》自然成为“法宝”中最为重要的部分。闪耀着熠熠“法宝之光”的《大藏经》自古以来就成为众多佛教高僧大德以及修行佛法的僧徒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它不仅是僧徒学习和研究佛法的教材,还作为佛法的代表被无数信徒顶礼膜拜,而且也是学者研究古代东方文化非常重要的资料。
《人天眼目》为禅宗重要典籍,宋智昭编撰。此书具体内容,为荟萃禅宗五家之宗纲要义,并引证、颂唱、释义以揭其一真妙旨,启人正见,引人正修,开人智慧,振佛祖权衡,开人天眼目。禅宗语录现代人往往不得其门而入,此书作者依据其修证实践经验对《人天眼目》加题解、注释、讲解,使得该书成为真正适宜现代读者的难得之作。